书斋造句


1.但我们的先哲孔子的思想不是在书斋里苦思苦想,而是在周游列国的颠沛中与弟子一问一答中产生的。

2.理论的生命力,不是在书斋中,不是在玄谈中,而是在发展的实际中,在干部群众的思想关切中。

3.我们现在的许多杂文家,大多是书斋里的论客,电视机旁的评论员,报纸“杂闻”的归纳者。

4.细看书斋内的陈设,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家居摆设,条案方几,绣墩坐榻,书函画轴,水石盆景,其式样质地一丝不苟。

5.普救寺,听一回大钟楼的钟声,走一段塔院回廊,一座西厢书斋,一段待月西厢下,迎风尘户开。

6.2003年春节,爆竹声声,26岁的吴海京终于按捺不住,他躲进书斋,决心踵武前贤:“温国公先生,我追随你来了!”。

7.年轻干部中,从家门到校门再到单位门的“三门干部”不在少数;青年学者中,也不乏困守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者。

8.佟少爷,这么间小书斋哪屈得了您的尊,宋状师的家宅就在不远,咱们签契约他也好作个证不是?

9.青涩的岁月常常是一生人最缅念的岁月。未必都是密树浓荫、远山含翠的金粉记忆;也许是一个看云的心愿在严师的书斋里破灭,也许是一次黄昏的约会在听雨的残荷边落空,几十年后对着飘霜的两鬓细细回想,心中尘封的懊恨一瞬间竟给冉冉飘起的暖意盖掉了。董桥 

10.空有一腔报复,却只能每日寄情于山水琴曲之中,书斋墨舍,皓首穷经,真让人心有不甘、扼腕长叹呐!只怪我当时未听先生之言,韬光养晦,藏锋敛锷,才落得今日下场。

11.刘桓又很充实,独守书斋,坐拥书城,整日神游在古文字研究领域。

12.“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深圳大运会执行局局长梁道行用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书斋的题联,为深圳大运会开、闭幕式确定了总体框架和方向。

13.还记得三十年前的一个冬日,师父将我叫到他的书斋,送了我这把寸芒剑,命我下山任侠闯荡,扶危济困。

14.虞先生当时便是我家书斋常客,家父视其为家兄的良朋益友,十分赞赏他的才华,尤其是他年轻英俊,诗品、书法已闻名社会。

15.古今中外的学者,绝不仅仅在书斋爬梳文字,皓首穷经,他们历来重视游历以增见闻,以证载籍。

16.野客思茅字,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平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17.1999年11月,我的《香港三月》集结出版后,我又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东西,如我的父亲张匹青、长岛旧事、香港风情、书斋拾零、日记摘抄及诗歌等。

18.《十竹斋笺谱》是文人书斋氤氲的品味,扇面更是文人生活品味的诗意化再现。

19.以上各类,凡经史之隽妙作品,包罗待尽,评者以曾公编此书胆气颇太,今由儿校正,一俟正竣,当付版制印,诸弟等可手执一部,为书斋之消遣品可耳。

20.说到文人书房的内环境,明代戏曲家高濂在养生专著《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中这样描述说,“书斋宜明静,不可太敞。

21.据我自己的经验,几乎没有遇见过一个喜欢远行的现代流浪者是偏激、固执、阴郁、好斗的。反之,那些满口道义、鄙视世情的书斋文人如果不得已参加某种集体旅行,大多连谁推扛行李、谁先用餐、谁该付款等琐碎问题也无法过关。

22.《柳南随笔》里还有位教书的钱圆沙先生,晚年坐不住书斋了,“芒鞋竹杖”,喜欢周围到处溜达溜达,有时候后面还跟着学生。

23.弟子虹福请我为她的书斋取个名并为之手书翰墨.

24.因书室常备有芸草,又是藏书的地方,故称书斋为“芸窗”、“芸扁”、“芸署”、“芸阁”、“芸省”、“兰台”等。

25.那一年,我们参观金庸新居书房,有人赞叹说:“怪不得写得那么好!”可是,他所有的小说都不是在那间豪华书斋里写出来的,他的财富,同他的写作才华,是完全两回事。

26.白发苍苍的侍仆一面坐在那里打瞌睡,一面静听大书斋里公爵的鼾声。

27.香港尺金寸土,书斋小而闹书灾的读书人,比比皆是,甚至有连小书斋也没有的。

28.梁漱溟不是书斋型的学究,亦非耽溺于玄理的空想家,一生孜孜致力的是迫在眉睫的“中国问题”,一切心思围着它打转;交游政学两界,以“救国建国”。

29.端砚不仅实用,而且是书斋里高雅之至的艺术品。他把它镶在一把匕首的柄上作为装饰。


※ "书斋"造句圆博士汉语词典查词提供。更新时间:2025-01-15 03: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