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西湖”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天经过西湖,湖水平静,宛如浸泡着一湖略带寒意的碧玉。山色虽说美丽如画,但想画时却难以描画。
管弦歌钟之声处处可闻,才停下又接着继续奏起。朵朵荷花依次开放,几只小船在湖中飞快地追逐。
注释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秦刷子”“翠圆枝”等。双调四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
西湖:指杭州西湖。本名钱塘湖,因其在市区之西,故亦称西湖。唐宋以来便因湖山景物俱佳而成为游览胜地。
一天:形容湖面之广。
寒玉: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如水、月等。李贺《江南弄》:“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帖寒玉。”此句是描绘秋冬气象。
难邈(miǎo):即难以描画之意。韩愈《楸树》诗有“不得画师来貌取”句,一本“貌”即作“邈”。朱熹校《昌黎集》于此诗后注云:“貌,音邈。”后晋天福四年写本汉将王陵变亦有句云:“诏太史官邈其夫人灵在金牌之上。”可知凡是用“貌”作描绘解时,唐宋人皆读作“邈”,有时亦写作“邈”。
弦、管:即管弦乐器,这里指演奏乐曲。
歌钟:乐器名,演奏时打击用以节歌之钟。
相次:依次。
藕花:即荷花。西湖荷多,有“十里荷花”之称。
几:几多,多少。
兰舟:木兰舟,舟的美称。
“好事近·西湖”鉴赏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词,写作者秋日游西湖的所见所感。上片描绘西湖水如寒玉、山色如画的怡人景象;下片写游湖的盛况,管弦声飘,游船飞逐,热闹非凡。词人以游览西湖为立足点,选取山水荷舟、游人歌乐等相关场景,组成一幅夏日全景图,表现西湖之美与游湖之乐,层层写来,形象生动。全词明白如话,淡雅清新,在辛词中别具一格。
开头两句总写游湖的观感。“日日过西湖”,写其游湖次数之多,暗示西湖特别美丽,简直使人百游不厌,虽没明言西湖之美,其风物之迷人自不待言。“冷浸一天寒玉”,言湖水清冷,像寒玉一样,整天沉浸在寒冷的秋色之中,使整个湖变得更加清澈秀丽。如果说开头两句写水光,接下去两句则写山色,是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来写的。其中前一句说:“山色虽言如画”,对西湖的山色从正面加以肯定;而后句则说“想画时难邈”,意思是说西湖山色如画,如果要画的话,再高明的画家也难以把它美丽的面貌画出来。这是以画家的手拙来衬托山色之美,可谓别出心裁。可见西湖山色比画还美,以虚写实,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上片写西湖的水光山色,为下片写游湖作了很好的铺垫。
“前弦”二句写游人之多和歌吹之乐。“前弦后管夹歌钟”,一个“夹”字,可见弦管并奏,歌声嘹亮;“才断又重续”,说明楼馆林立,表演此伏彼起。词人虽然没说游人如云,也没说游人如何兴高采烈,只写歌声不断,此伏彼起,即“才断又重续”这一特定场景,以点代面,把游湖的盛况集中地描绘了出来。结尾两句写湖上荡舟。如果说“前弦”二句写歌吹,写听觉形象,而“相次”二句则写藕花、写荡舟,写视觉形象,言藕花相继开放,清香四溢,游人荡舟其间,互相“飞逐”,那是何等开心,那画面又是何等飘逸,美妙动人。
全词有静景的描绘,也有动景的刻画;有的示之以色,有的诉之以声;有的用夸张手法,有的用比喻手段,把西湖的山水之美写得生动活泼,把自己的喜悦之情渲染得无以复加。有人说:“在他的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此词可见一斑。
创作背景
这首词辑自《永乐大典》二二六五卷湖字韵,词集各刊本均未收,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将其附于《念奴娇·西湖和人韵》之后。据邓广铭先生考证,《念奴娇·西湖和人韵》作于乾道六年或七年(1170或1171):“查稼轩于赋闲居信州前凡三次居官临安,其任期较长者,厥唯乾道六七两年任司农寺主簿时,兹姑假定此词即该期内所作。”故此词约为辛弃疾初次在临安任职时所作。
辛弃疾简介
宋代·辛弃疾的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的诗(58篇)〕猜你喜欢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