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取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qǔ xiá tóu jǐng取辖投井 | 比喻挽留客人极坚决。 | 《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
duàn zhāng qǔ yì断章取意 | 见“断章取义”。 | 唐·张鷟《游仙窟》:“断章取意,唯须得情,若不惬当,罪有科罚。” |
miào yù qǔ pì妙喻取譬 | 譬:比喻。用巧妙的比喻进行阐述。 |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只见颂久在讲坛上步来步去,妙喻取譬地讲得头头是道。” |
àn láo qǔ chóu按劳取酬 | 按照劳动贡献的大小领取报酬。 |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物质的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 |
biāo xīn qǔ yì标新取异 | 标:检举;异:特别的。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有创见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秦妃子既能标新取异,剪彩为花,与湖山增胜。” |
chí lù qǔ róng持禄取容 | 持:拿;禄:薪俸;取容:取悦。指为保住职位而去取悦别人。 | 宋·秦观《李固论》:“其大臣如张禹、孔光辈皆持禄取容,偷为一切之计。” |
kāi kē qǔ shì开科取士 | 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你只想朝廷开科取士,为国求贤,这是何等大典。” |
qiáng zì qǔ zhù强自取柱 | 谓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 |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
qiáng zì qǔ shé强自取折 | 见“强自取柱”。 | 《大戴礼记·劝学》:“强自取折,柔自取束。” |
miè guó qǔ yú灭虢取虞 | 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5回:“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 |
zhuī huān qǔ lè追欢取乐 | 犹言寻欢作乐。 | 《宣和逸事》前集:“何况徽宗是个风流快活的官家,目见帝都景致,怎不追欢取乐。” |
nào zhōng qǔ jìng闹中取静 | 指在热闹的环境中保持清静的心态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您会云雨闹中取静,我寄音书忙里偷闲。” |
chǐ cùn kě qǔ尺寸可取 | 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
jiāng yù qǔ zhī,bì gū yǔ zhī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 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
háo duó qiǎo qǔ豪夺巧取 | 豪夺:强抢;巧取:软骗。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 宋 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zhàn wú bù shèng,gōng wú bù qǔ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 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语本《战国策 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
chū qí qǔ shèng出奇取胜 | 见“出奇制胜”。 |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今用兵岁久,生民疲弊,苟非出奇取胜,大功何由可成!” |
qǔ jīng yòng hóng取精用宏 | 精:精华。用:采用;享用。宏:通弘;大。从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
yǎng shí fǔ qǔ仰拾俯取 | 见“仰取俯拾”。 | 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家藏金穴自封闭,仰拾俯取仍贪饕。” |
qǔ fǎ yú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 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 唐·唐太宗《帝范》第四卷:“取法于上,仅得乎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
zhà qǔ háo duó诈取豪夺 | 用欺骗的手段或武力夺取。 | 茅盾《路》:“暑假以后他自己的吃饭问题还不知道着落在何处,胁肩谄笑是不屑,诈取豪夺又不能。” |
yǐ róng qǔ rén以容取人 | 只凭容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 | 《韩非子·显学》:“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孔子家语·子路初见》:“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 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
yǐ yán qǔ rén以言取人 |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yǐ cí qǔ rén以辞取人 | 见“以言取人”。 |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宰我有文雅之辞,而智不充其辩。孔子曰:‘ ……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
qǔ qiǎo tú biàn取巧图便 | 使用手段谋取好处,图得便宜。 | |
zé yōu lù qǔ择优录取 | 择:选择;录取:任用。选择优秀的录用。 |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
yù qǔ gū yǔ欲取姑与 | 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得暂且先给他。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tàn náng qǔ wù探囊取物 |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煜》:“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
qǔ yǐ lái取以来 | 把他们搬取到我这里来。 | |
tóu jī qǔ qiǎo投机取巧 |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现指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想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 | 陈毅《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中东》诗:“投机取巧最可耻。” |
duàn zhāng qǔ yì断章取义 |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
néng jìn qǔ pì能近取譬 |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yuán hóu qǔ yuè猿猴取月 |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 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
chǎn yú qǔ róng谄谀取容 | 谄谀:谄媚,阿谀;容:脸色。谄谀巴结有权势的人,以求得他们的欢喜。 | 《史记 平准书八》:“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
yī jiè bù qǔ一介不取 |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
ē yú qǔ róng阿谀取容 | 阿谀:曲意逢迎;取容:取悦于人。谄媚他人,以取得其喜悦。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其阿谀取容者,则因公褒举,以报私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肆其凶忿。” |
zì qǔ qí yāng自取其殃 | 自己招来祸事。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也终防别生事故,休迟缓自取其殃。” |
huǒ zhōng qǔ lì火中取栗 | 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 |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
táo shā qǔ jīn淘沙取金 | 淘金。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任人如市瓜》:“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其精粹。” |
yī qǔ bì hán衣取蔽寒 | 取:选取,采用;蔽:遮往。衣服只求抵御寒冷。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
qǔ luàn cún wáng取乱存亡 | 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 |
qì duǎn qǔ cháng弃短取长 | 弃:抛开。舍弃短处采用长处。 | 汉·王符《潜夫论·实质》:“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取所长,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犹是也。” |
záo kōng qǔ bàn凿空取办 | 谓巧立名目,勒索榨取。 | 宋·俞文豹《吹剑录》:“薛寺正季宣谓州县凿空取办,虽有奉法吏,欲宽弛而不得骋。”宋·丘珂《愧郯录·作邑之制》:“间有赋人实窄,凿空取办,郡县不相通融,鲜不受督趣。” |
huá zhòng qǔ chǒng哗众取宠 | 哗:虚夸;宠:宠信。指用虚夸的言论行动迎合群众;以博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 |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
qǔ sè ér gē取瑟而歌 | 瑟:弦乐器。弹瑟歌唱。比喻用曲折的方式表达情意。 |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
qǔ jīng yòng hóng取精用弘 | 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 《左传·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
gè qǔ suǒ xū各取所需 | 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 巴金《在尼斯》:“读者们不是一块铁板,他们有各人的看法,他们是‘各取所需’。” |
bì shí yǎng qǔ俛拾仰取 | 谓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俛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 | |
qǔ luàn wǔ wáng取乱侮亡 | 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 |
gōng wú bù qǔ,zhàn wú bù shèng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 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 《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
ē shùn qǔ róng阿顺取容 | 阿:曲从,迎合。曲意顺从以博取他人的欢悦。 | 《金史 本纪第六世宗》:“以辅朕之不逮,慎毋阿顺取容。” |
tān wèi qǔ róng贪位取容 | 取容:取得别人的欢喜。贪图权位,取悦于人。 | 清·洪昇《长生殿·献饭》:“不料姚、宋亡后,满朝臣宰,一味贪位取容。” |
shā jī qǔ dàn杀鸡取蛋 | 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 |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日本人为了掠夺富矿,采用杀鸡取蛋的办法,到处乱采乱掘。” |
qǔ yì chéng rén取义成仁 | 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qǔ xìn yú mín取信于民 | 取得人民的信任。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一一取信于民。” |
tōu jiān qǔ qiǎo偷奸取巧 | 用投机取巧的办法不付出力气而得到好处。 | |
qǔ cháng qì duǎn取长弃短 | 吸取长处抛弃短处。 | 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并前人已传之业,亦为取长弃短,别出瑕瑜,使人知所从违。” |
rén qì wǒ qǔ人弃我取 | 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
bǐ qì wǒ qǔ彼弃我取 | 别人摒弃的我拿来。指不与世人共逐名利而甘于淡泊。 | 晋·皇甫谧《高士传·任安》:“性以洁白为治,情以得志为乐,性治情得,体道而不忧,彼弃我取,与时而无争。” |
qì xiá qǔ yòng弃瑕取用 | 指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 汉 陈琳《为袁绍讨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暇取用。” |
wú lǐ qǔ nào无理取闹 | 闹:吵闹;捣乱。没有道理;故意吵闹、捣乱。 | 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
shā jī qǔ luǎn杀鸡取卵 |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 希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
qiǎo qǔ háo duó巧取豪夺 | 巧取:耍弄各种花招骗取;豪夺:仗势强占。耍花招骗取;用强硬手段夺得。指用各种不正当的办法夺取财物。 | 宋 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zhí yán qǔ huò直言取祸 | 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 《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jīn shì qǔ chǒng矜世取宠 | 矜:夸耀;宠:荣耀。炫耀才华,博取时誉。 | 宋·曾巩《徐复传赞》:“归于退求诸己,不矜世取宠,余论次复事,颇采其意云。” |
yì bù qǔ róng义不取容 | 取容:讨好。为追求正义而不取悦于人。指人刚直不阿。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
shě duǎn qǔ cháng舍短取长 | 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不计较别人缺点,取其长处,予以录用。 | 《汉书·艺文志》:“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
qǔ ér dài zhī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
yī wú suǒ qǔ一无所取 | 原指一点都没拿。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 | 《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松之注:“会前后赐钱帛数百万计,悉送供公家之用,一无所取。” |
jiù yóu zì qǔ咎由自取 | 咎:灾祸;惩罚。灾祸、惩罚是由自己招来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时有所闻,虽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谈起来,总说这卜知府办的太煞认真的。” |
zì qǔ miè wáng自取灭亡 | 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 | 《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
zì qǔ qí jiù自取其咎 | 自己遭受自己招来的罪过。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过也。” |
yī zhāo quán rù shǒu,kàn qǔ lìng xíng shí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一朝:一旦。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作威作福。 | 唐·高武仲《中兴间气集》:“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qǔ qīng fēi bái取青妃白 | 见“取青媲白”。 |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上卷:“后人只于全篇中争一联警拔,取青妃白,有句无章,所以去古日远。” |
yī wú kě qǔ一无可取 | 没有一点有用的或值得肯定的地方。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 |
tōu hé qǔ róng偷合取容 | 奉承迎合别人,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同“偷合苟容”。 |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论》:“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
ē shì qǔ róng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
qiáng qǔ háo duó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叫强取豪夺。’谢庆元嘶声地说。” |
duǎn zhōng qǔ cháng短中取长 | 指于一般中选择比较好的。 | 明 于谦《备边保民疏》:“臣愚不足以计边务,伏乞圣断。于短中取长而行之。” |
èr zhě bì qǔ qí yī二者必取其一 | 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
shì shēng qǔ yì释生取义 | 犹言舍生取义。 | \"\"\"《三国志 魏志 齐王芳传达室》:“[郭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袆,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 |
yī ā qǔ róng依阿取容 | 谓依附随顺以取悦于人。 | 宋·欧阳修《〈归田录〉序》:“又不依阿取容以循世俗,使怨嫉谤怒丛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 |
qǔ zhū gōng zhōng取诸宫中 |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后以“取诸宫中”谓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
qǔ zhī bù jìn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宋·朱熹《朱子语类·孟子·离娄下》:“他那源头只管来得不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供自家用。” |
nì qǔ shùn shǒu逆取顺守 | 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 《汉书·陆贾传》:“且汤武逆而以取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
zuàn bīng qǔ huǒ钻冰取火 | 见“钻冰求火”。 | 《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卖磨。” |
jiàn zhī bù qǔ,sī zhī qiān lǐ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 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二八:“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 |
qǔ zhī bù jìn,yòng zhī bù ji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 宋 苏轼《东坡集 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záo zhù qǔ shū凿柱取书 | 谓秉承先人的遗训。 | 王闿运《常公神道碑》:“公体山川之醇气,禀玉石之上灵,凿柱取书,安弦习礼。” |
zhǐ kě zhì qǔ,bù kě lì dí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 敌:抵挡,抵抗。只能用智谋取胜,不能以实力相拼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1卷:“钱镠与二钟商议道:‘我兵少,贼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宜出奇兵应之。’” |
shě shēng qǔ yì舍生取义 | 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舍生:舍弃生命。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zuàn suì qǔ huǒ钻燧取火 | 燧:火石。钻打火石取火。原始人类取火的方式。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躁,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
huá shì qǔ chǒng哗世取宠 | 犹言哗众取宠。 | 明·归有光《送国子助教徐先生序》:“至于久而天下靡然,习其辞而不复知其原,士以哗世取宠,苟一时之得以自负。” |
qǔ xìn yú rén取信于人 | 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大王犹自狐疑未定,安能取信于人?” |
shě shēn qǔ yì舍身取义 | 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qiāo gǔ qǔ suǐ敲骨取髓 | 敲碎骨头,取出骨髓。①禅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②比喻残酷地剥削。亦作“敲骨吸髓”、“刮骨吸髓”、“敲脂吸髓”、“槌骨沥髓”、“吸髓吮脂”。 | |
yù qǔ gū yǔ欲取姑予 | 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gǒu hé qǔ ān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
qǔ cháng bǔ duǎn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
bào qǔ háo duó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宋 苏轼《策断上》:“国用不足,则加赋于民,加赋而不已,则凡暴取豪夺之法,不得不施于今之世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