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中医辨治三叉神经痛(面痛)

  • 中医辨治三叉神经痛(面痛)
  • 2024-03-29 00:06:57
  • 8115

简介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中老年人常发病,患者以40岁以上女性居多,单侧发病,右侧多见。临床症状为在颊部、上唇、上牙龈和下唇、下牙龈等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无任何先兆,突然出现闪电式、短暂而剧烈的撕裂样、电灼样、...

三叉神经痛是中医一种中老年人常发病,患者以40岁以上女性居多,辨治单侧发病,叉神右侧多见。经痛临床症状为在颊部、面痛上唇、中医上牙龈和下唇、辨治下牙龈等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无任何先兆,叉神突然出现闪电式、经痛短暂而剧烈的面痛撕裂样、电灼样、中医刀割样或针刺样的辨治反复疼痛,常伴有面部肌肉抽搐、叉神流泪、经痛流涎、面痛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钟至数分钟多则半小时不等,症状骤然停止后无任何不适感。

中医辨治三叉神经痛(面痛)

该病呈周期性发作。随着病情的加重,间歇期愈来愈短,发作愈加频繁,久不得愈。由于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诱发痛作,经过一次次强烈的疼痛刺激,使患者精神异常紧张,使其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使用中药治疗该病,常可取得良好疗效。

三叉神经痛属于中医“偏头痛”、“面痛”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灵枢·经脉》篇提到颔痛、颊痛、目外眦痛;《素问·缪刺论》有“齿唇寒痛”之症等。后世医家对本病的征候特点有较细致的描绘和较深入的认识。如《医林绳墨》谓:“亦有浮游之火,上攻头目或齿异不定而作痛者。”阐述了其病机与症状。《张氏医通》中云:“面痛……不能开口言语,手触之即痛。”《证治准绳》还进一步加以分类曰:“面痛……暴痛多实,久痛多虚。”《医学纲目》和《普济本事方》尚有面痛治验的记述,以上表明我国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证治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三阳经筋受邪所致。古云:“巅顶之上,惟风可到。”据本病疼痛发作的特点,与风邪者善行而数变的特性相似,并在治疗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明《景岳全书》曰:”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次瓣表里.盖暂病者,必因邪气:久病者,必廉元气.以暂病言之,有表邪者,此风寒外邪于经也,治宜弥散,最忌升散,此治邪之法也.”

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需遵循以下原则:新病,由外邪引起者,以疏风为主;久病,由痰火淤血所致者,以清热、涤痰、活血为主;疼痛既然是闭阻不通所致,因而在治疗上应以通经活络为主,并以此为原则;如因风邪引起者,宜疏风通络:因寒邪引起者,宜散寒温经:因热邪引起者,宜清热通络;因湿邪引起者,宜除湿通络;因气滞引起者,宜理气活血;因血瘀引起者,宜活血化淤等。

病因病机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一是外感风寒或风热,二是内伤七情、饮食或劳倦。其病机可归纳如下:

1、风寒外袭

风寒侵犯阳明,风阳升发,易犯头面,而寒为阴邪,其性凝滞,致血脉收引,气血闭塞,而产生疼痛。

2、胃热上攻

过食炙赙辛热之物,胃热偏盛,或外感风热,邪热犯胃,胃火熏蒸,循经上攻头面。

3、肝火上炎

多因内伤七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或因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肝胆之火升腾。肝火循胃络上扰面颊而发病。

4、痰瘀阻络

多因病程长久,脾虚运化失常,痰浊内盛,阻塞脉络;或久病入络人血,瘀血内阻,络脉不通,不通则痛。

辨证分型

1、风寒外袭

常因冷天或感风寒而发作或加重,痛时面肌有紧缩感,呈阵发性短暂抽搐样剧痛,局部喜热敷,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滑,脉浮紧或沉迟。

2、胃火上攻

面颊呈阵发性剧痛。遇热诱发,痛如火燎肉裂,龈肿口臭,烦躁不安,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小便赤黄,或有胃脘隐痛。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数。

3、肝火上炎

患侧频发电击样疼痛,痛时面红目赤,烦躁易怒,怒则发作,胁肋作胀,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弦。如为虚火上炎,则抽搐剧痛,午后加重,颧红烦热,失眠健忘。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4、痰瘀阻络

经久不愈,时作时止,剧痛时如锥刺刀割;如为痰阻,胸睦满闷,呕吐痰涎,便溏面晦,舌质暗淡,苔滑腻,脉沉滑;如为血瘀,痛处固定不移,午后加剧,舌质偏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

分型治疗

(1)风寒外袭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处方:川芎、白芷各30克,制川乌、藁本各9克,细辛3克,荜拨12克,甘草6克。

加减:疼痛剧烈加麻黄、制附子;久治不愈,配合外治,其法为:细辛10克,胡椒或川椒10克,干姜6克,白酒15 30毫升,加水适量,置于锅内煎煮,煮沸后用一喇叭形纸筒,一端罩在药锅上,另一端对准鼻孔,令病人吸入药气,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常用成方:川芎荼调散、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等。

(2)胃火上攻

治法:清胃泻火祛痛。

处方:川芎10克,生大黄12克(后下),芒硝10克(分冲),板蓝根10克,银花10克,枳壳10克,僵蚕6克,全蝎粉3克(分冲)。

加减:火烙样痛加石膏、黄芩;第一、二支痛为主加葛根,第三支痛为主加升麻、丹皮。

常用成方:清胃散、白虎汤合泻心汤。

(3)肝火上炎

治法:泻肝降火止痛。

处方:川芎30克,龙胆草15克,生地10克,当归、白芍、丹参各12克,黄芩、白芷、全蝎、蝉蜕、地龙各9克。

加减:便秘加大黄;血压高加钩藤、夏枯草;阴虚加女贞子、石决明、知母。

常用成方:清肝散加减。

(4)痰瘀阻络

治法:化痰祛瘀通络。

处方:川芎、羌活、僵蚕、秦艽各10克,细辛5克,鸡血藤30克,蜈蚣2条,全蝎、甘草各6克,桃仁9克,红花10克,姜半厦6克,胆南星5克。

加减:瘀重加赤芍、丹参;寒重加制川乌。

常用成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单方验方

1

七叶莲制剂

组成:以七叶莲配制成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9相当于原生药5 10克)或片剂(每片含干浸膏0.4克,相当于生药5克)。

用法:肌肉注射,每次2 4毫升,每日1 2次;口服片剂,每次3片,每日4次。

2

桑椹煎剂

组成:桑椹子150克。

用法:将桑椹子清洗后水煎,分3次口服。

3

蓝根僵蚕丸

组成:板蓝根60克,僵蚕60克。

用法:将二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每瓶装60克。日服2次,每服10克。温开水送服。

4

川芎止痛汤

组成:川芎20 30克,荆芥、防风、全蝎各10 12克,地龙15 25克,细辛3 6克。

加减:寒重加炙附子(先煎1小时至无辣味,再纳人余药)、荜拨;热重加生石膏、黄芩、黄连;瘀重加赤芍、丹参、五灵脂;阴虚加生地、天麻、龟版、黄柏、知母。

用法:每日1剂,水煎,重者每日2剂。

5

止痛汤

组成:生地30克,玄参20克,生石膏(打碎先煎)30克,细辛3克,没药15克,麦冬15克,牛膝6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川芎12克。

加减:寒重加赤芍、红花;便秘加大黄或火麻仁;痛剧加珍珠母;反射性抽搐加钩藤、蜈蚣。

用法:每日1剂,水煎,剧痛可日服2剂,分4次服。

6

三叉Ⅰ号片

组成:川芎、桃仁、红花、蔓荆子各9克,菊花、地龙、白芍各12克,细辛9克。

用法:先将细辛、菊花提取挥发油备用,再将已提过挥发油的细辛、菊花同余药(白芍用半量)煎制成膏状,加等量的95%乙醇过滤,再浓缩至膏状,再以半量白芍细粉与煎膏制成颗粒,喷入挥发油,加润滑剂压片。每片重0.35克(含生药8.2克)。每次服8片,每日3次。大剂量,每次可服16 20片。

7

颅痛宁

组成:川芎2份,荜拨1份。

用法:上药用水醇法提取,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2克。每次肌肉注射4毫升,每日3次,缓解后减半量。

8

龙蝎饼

组成:地龙5克,全蝎20个,路路通10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50克,细辛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加一半面粉,用酒调成饼,摊贴太阳穴,以敷料固定,每天1次。

9

生草乌30克,生白附子30克,天南星30克共研为细面备用。约3厘米长的葱白节7个,生姜40克共捣烂如泥与生草乌、生白附子、天南星药面调和混匀后用一层纱布包好,放入碗中上笼隔水蒸约20分钟,将蒸好的药纱布趁热熨患处。每日3次,每次20分钟 30分钟。勿熨眼部,切勿口服。

10

细辛10克,胡椒或川椒10克,干姜6克。共浸于15毫升 30毫升高度白酒中4个小时后加入适量凉水置于锅内文火煎煮。煎沸时用一喇叭形纸筒一端罩在药锅上,另一端对准患侧鼻孔,让患者吸入蒸气。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11

大枣1枚,红矾0.9克。将红矾研为细面放入除去枣核的大枣内,用镊子夹枣放木炭火或蜡烛火上烧烤,待烤出味即用患侧鼻孔吸。反复烧烤,反复吸,直至大枣烤焦不出药味为止。

12

荜拨30克,木鳖子30克,藿香18克,冰片6克。荜拨、藿香漂洗烘干,木鳖子去壳存仁共研为细面并过180目筛贮瓶备用。将火柴头大小体积的药面(约0.5克)置于纸折中,痛侧鼻孔对准药面将药粉吸入。首次应在痛时吸入,隔10分钟后再吸,以后每隔4小时1次,每日4次。

13

鹅不食草适量,牙皂3克,细辛3克,青黛1.5克。将上药共研为细面并过180目筛贮瓶备用。将火柴头大小体积的药面(约0.5克)置于纸折中,痛侧鼻孔对准药面将药粉吸入。首次应在痛时吸入,隔10分钟后再吸,以后每隔4小时1次,每日4次。

14

白芷6克,川芎6克,天南星6克,葱白约12厘米共研为细面用蜂蜜15毫升调成糊状。每次取药5克外敷于患侧太阳穴、印堂穴上30分钟。每日换药1次。

15

马钱子3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共研为细面,香油、清凉油适量调成膏状。每次取药15克外敷于患侧下关穴、太阳穴、颊车穴和扳机点上30分钟。隔日换药1次。切忌入口。

16

蜈蚣1条,地龙10克,蝼蛄10克,五倍子10克,生天南星15克,白附子10克,木香10克共研为细面。每次取适量药面用食醋调成糊状外敷于患侧太阳穴上30分钟。每日换药1次。

17

蔓荆子60克炒至焦黄后研为粗末浸泡于高度白酒500毫升中3天 7天,加入凉开水至700毫升时充分摇匀后滤出药液。每日2次,每次内服50毫升。

18

板蓝根600克,白僵蚕60克共研为细面。每日2次,每次取药面10克开水送服。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蔡晓刚。

针灸

①体针

取穴:主穴:鱼腰、四白、下关。配穴:夹承浆。夹承浆穴位置:前正中线左右各旁开2.5厘米,口角下一横指凹陷处。

操作:Ⅰ支痛,取鱼腰。从鱼腰斜向下方刺人0.3 0.5寸,待有触电感传至眼及前额时,提插20 50次。Ⅱ支痛,取四白。从四白斜向上方约45度角进针,刺人0.5 0.8寸,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上唇与上牙等处时,反复提插20 50下。Ⅱ与Ⅲ支或Ⅲ支痛,取下关。针法:直刺进针1.5寸深左右,当有触电样针感传至舌或下颔等处时,提插20 50次。效果不显加取夹承浆。针法:从夹承浆斜向前下方约30度角进针,刺入0.5寸左右,待有触电样针感传至下唇时,提插20 50次。均针患侧,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症情重者每日1次。

②穴住注射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Ⅰ支痛加鱼腰、阳白;Ⅱ支痛加四白、迎香、翳风;Ⅲ支痛加地仓、颊车、迎香。

阿是穴位置:扳机点。

操作:用654-2注射液或注射用水。每次取阿是穴及2 3个配穴。以4号针头刺入皮内,注人0.1毫升注射用水或5 10毫克654-2注射液。每日1次,发作不频繁者,隔日1次。

③电针

取穴:主穴:Ⅰ支痛:鱼腰,Ⅱ支痛:四白、下关,Ⅲ支痛:地仓;配穴:阳白、水沟、承浆、迎香。

操作:据疼痛之神经支选穴,加取1 2个配穴,均取患侧。针刺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仪,采用可调波,频率150 600次/分,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留针通电10 20分钟。留针期间,根据病人感应,略增大电流量1 2次。每日治疗1次,重者每日2次。

④耳针法

选穴 肝阳 神门 面颊 颌 胃 肾

方法 每次选2 3穴,毫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其他措施

疼痛剧烈者,可适当配合某些止痛镇静的西药(痛痉宁、苯妥英钠等)。久治无效者,可试用纯酒精注于疼痛的神经支或其分支上,但本法有一定并发症。对顽固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名家验方

(一)

辨证肝阳上亢,风火上扰。

治法清热泻火,平肝止痉。

方名三叉汤。

组成生石膏24克,葛根18克,赤芍12克,钩藤12克,苍耳子12克,柴胡12克,蔓荆子12克,黄芩9克,荆芥9克,薄荷9克,甘草9克,全蝎6克,蜈蚣3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锡武方。

(二)

辨证肝阳上亢,上扰清窍。

治法柔肝潜阳,和络熄风。

方名四味芍药汤。

组成白芍30克,生牡蛎30克,丹参15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夏度衡方。

(三)

辨证气滞血瘀,风痰阻络。

治法活血通络,平肝祛风,止痛。

方名散偏定痛饮。

组成生地30克,当归15克,川芎2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白蒺藜15克,天麻10克,石决明30克,牛子20克,升麻10克,地骨皮30克,白芥子15克,细辛6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止痉散(分冲)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靳文清方。

(三)

辨证风邪内侵,瘀阻血脉。

治法祛风止痛,活血化瘀。

方名川芎止痛汤。

组成川芎20-30克,荆芥10-12克,防风10-12克,全蝎10-12克,地龙15-25克,细辛3-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重者可每日2剂。

出处蒋森方。

中医对手抖的理解?

你好, 面瘫病(面神经炎)分 风寒袭络证、 风热袭络证、风痰阻络证和气虚血瘀证四个类型。

治疗方法:

1.针灸疗法

(1)松解类手法

(2)整复类手法

2.拔罐疗法

3.推拿手法

4.其他外治法:割治、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中药离子导入、穴位埋线。

5.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风寒袭络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风热袭络证: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风痰阻络证: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6.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蜡疗、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

7.运动疗法

8.其他疗法

9.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风热袭络证)中药汤剂:大秦艽汤加减。(每日一剂水煎至400ml,分早晚两次

饭后温服)

中成药:大活络丸9g po bid、

芪龙胶囊 4粒po bid

建议到专科医院做系统治疗。 愿你早日康复

面瘫内服药方——大秦艽汤和牵正散,到底该如何用?

手抖临床症状

手抖震颤的症状可以涉及全身的多个系统,患者的自觉症状一般都比较多,大部分人首先出现手部震颤的情况,有的人会有心慌的情况发生;症状严重的时候震颤会累积双手,双脚,头部等全身多个地方,导致患者生活无法自理的情况发生。

手抖中医辨证经验分享

手抖病因病机

经不断的观察总结认为:手抖多发于老年人,且病程缠绵难愈为其特点。人过中年,肝肾阴气自然衰减,若摄养不慎,极易造成肝肾阴虚,木失所养。肝木失养,疏泄失权,气机不畅,气滞久而血凝成瘀;或因气血亏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失运,血行迟缓,血滞而涩致瘀阻脉道;或肥胖之人,痰湿阻滞,气机运行不畅,滞而成瘀。以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瘀血阻滞,脉络不通,血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颤动、屈伸不利,也即中医“久病人络”之理论。

中医还认为:本病为“本虚标 实”、“虚实夹杂”之证,正气亏虚为 其本,瘀血阻络为其标。

因为笔者在诊所见过很多手抖震颤病人,其中有一些服用中药后效果作用特别显著,在这里我们以中医观点来了解一下这个疾病,及一篇方剂作为参考。

手抖中医辨证经验分享

治疗方法

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治疗上主张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之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

处方:黄芪、薏苡仁、丹参、葛根各、当归、赤芍、川芎、厚朴、地龙、桃仁、红花、羌活、炙甘、全蝎等。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以补气,使气旺能推动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为方中主药;辅以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地龙、全蝎祛风止痉,活血通络,为祛风之要药;厚朴味苦辛,性温,温中益气,消痰下气,可升可降;配薏苡仁健脾燥湿;羌活祛风湿,利关节;葛根解肌生津;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益气、活血、通络,兼以祛风除痰之功。

主治:手抖震颤类,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型,症见肢体颤动,屈伸不利,舌暗有瘀斑,苔白腻,脉涩。

(因为每个人症状不同,用药不一,以上方剂切勿自行配服,谨记,如自行配服,后果自负)

因为笔者在诊所见过很多手抖震颤病人,很多人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但是效果不佳,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去过很多地方,用过很多药治疗效果都不好呢?

手抖震颤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累及脏腑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又因疗程较长,随着治疗的进展,证候、症状都会发生变化,很难用某个固定的处方完成治疗,但调节肝肾、补益气血、调和阴阳、熄风止颤应始终是治疗震颤的中心环节,例如:壹方祛颤汤就是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病期辩证施治、随证加减,将“调和阴阳、熄风止颤”贯穿治疗始终,在治疗是既考虑病人体质的强弱,脏腑功能失常的程度,又结合病人职业、环境、气候和生活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震颤病情变化和轻重缓急,确定治疗法则,所以它治疗震颤是从病人整体出发,这样也能更快恢复。

中风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选用的方剂是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用药,一人一方。

意思就是说中医治疗疾病,主要根据患者反映的症状、结合患者的体质,辨清患者的证型,再来对症下药。所以常会有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人药方不一样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同病异治。

想了解面瘫的治疗方法,首先要了解面瘫产生的病机。面瘫病机有外因和内因两大因素。

外因很简单,就是外邪侵袭经络,导致局部肌肉筋脉失养,以致面部气血痹阻,造成口歪眼斜。内因却比较复杂,什么痰热腑实、什么肝胆湿热、什么肝阳上扰、什么肝郁气滞、什么脾虚湿盛、什么正气不足、什么肝肾亏虚、什么瘀血阻络等等证型。但其实内因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内虚、气血不足;另一类是痰湿、风痰阻络。

根据内因的不同,中医流传下来两个不同的药方:一个是大秦艽汤 ,一个是牵正散。这两个药方有什么区别?该怎么给病人使用呢?

对于内虚、气血不足类型的面瘫,一般多采用大秦艽汤 。

内虚、气血不足患者面瘫产生病因是:患者自身正气不足,营血虚弱,脉络空虚,所以让风邪乘虚入侵,造成气血痹阻、经络不畅,加上本身由于血弱不能荣养筋脉,所以就出现了口歪眼斜的症状。

此种面瘫治疗以祛风散邪的中药为主,配合养血、活血、通络的中药辅助治疗。

大秦艽汤 中君药为秦艽, 药性润而不燥, 主祛风通络之效。

臣药为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等辛散之品,主祛风散邪之效,来增强君药祛风的能力。

佐药就比较多了,有三种。第一种是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既能反制风药燥伤阴血,又能养血活血,使血足筋荣,络通风散。(依据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第二种是白术、茯苓、甘草,可以益气健脾、化生气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第三种是生地、石膏、黄芩,主清热之效,为防风邪郁而化热。

使药仅有一味,就是甘草,可以调和诸药药性。

大秦艽汤 以祛风散邪为主,配伍补血、活血、益气、清热之晶,疏养结合,邪正兼顾,共奏祛风清热、养血通络之效。

对于痰湿、风痰阻络类型的面瘫,一般多采用牵正散。

痰湿、风痰阻络患者面瘫产生的病因是:患者体内痰浊较多,筋脉气血运行受阻,本就筋肉营养就不足,加上外受风邪,风痰结合形成风痰,导致头面部经络阻滞、筋肉失养,才出现口眼歪斜的情况。

此种面瘫治疗以祛风化痰为主,配合通络止痉的中药辅助治疗。

牵正散中君药为白附子,其性辛温燥烈,入阳明经而走头面,主祛风化痰之效,尤其善长驱散头面之风。

臣药为全蝎、僵蚕,二者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全蝎长于通络,僵蚕且能化痰,两者合用既能助君药白附子祛风化痰之力,又兼具通络止痉的功效。

此方中佐药和使药,由热酒兼具。热酒有活血通络之效,可以让体内气血畅通;另外酒性辛散,能够通达表里,帮助君药和臣药将药力迅速布散 至全身。

牵正散药虽仅有三味,但合而用之,力专而效著。风邪得散,痰浊得化,经络通畅,口歪眼斜得以复正,所以取名为“牵正”。 实际用药中,也可以结合患者体质情况,酌情添加药物。

患了面瘫,该选用 大秦艽汤还是牵正散,对照自己的症状,你应该知道怎么选了吧?

防止中风的中药方

答案:B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

证候: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真方白丸子加减。

 中分是 中医 病症的一种,可以用 中药 方来治疗。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防止中风的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防止中风的中药方

 独活散(肺脏中风)

 处方独活(去芦.一钱) 细辛(去苗.一钱) 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甘菊花(一钱) 麻黄(去节.一钱) 白芷(一钱) 五味子(一钱) 紫苑茸(一钱) 赤茯苓(去皮.一钱) 肉桂(一钱) 白术(一钱) 川芎(一钱) 桑白皮(一钱) 甘草(炙.半钱) 杏仁(麸炒.去皮.一钱) 防风(去芦.一钱)

 功能主治治肺脏中风,头痛项强,背痛鼻干心闷,语声不出,胸中少气,四肢无力疼痛,宜服之。

 用法用量作一服,水二钟,煎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中风回春片

 处方当归(酒制)30g 川芎(酒制)30g 红花10g 桃仁30g 丹参100g 鸡血藤100g 忍冬藤100g 络石藤60g 地龙(炒)90g 土鳖虫(炒)30g 伸筋草60g 川牛膝100g 蜈蚣5g 茺蔚子(炒)30g 全蝎10g 威灵仙(酒制)30g 僵蚕(麸炒)30g 木瓜50g 金钱白花蛇6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当归、川芎、地龙、土鳖虫、蜈蚣、金钱白花蛇、全蝎、僵蚕、丹参各半量,粉碎成细粉,过筛,剩余量与其余红花等十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24小时,倾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的稠膏,加入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用于痰瘀阻络,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脑出血急性期忌服。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治中风失音

 处方白僵蚕七枚为末。

 功能主治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

 用法用量用酒调服方寸匕,立效。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中风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较多,从临床看,以内因引发者居多。中风的发生,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

 1.情志郁怒

 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

 2.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可致病发,尤以酗酒诱发最烈。

 3.劳累过度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即指人身阳气,若扰动太过,则亢奋不敛。本病也可因操持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扰动为患。再则纵欲伤精,也是水亏于下,火旺于上,发病之因。

 4.气候变化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与季 节气 候变化有关。入冬骤然变冷,寒邪入侵,可影响血脉循行。正如《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位,凝则脉不通。其次早春骤然转暖之时,正值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暗动,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5. 血液 瘀滞

 血瘀的形成多因气滞血行不畅或气虚运血无力,或因暴怒血蕴于上,或因感寒收引凝滞,或因热的阴伤液耗血滞等,本病的病机多以暴怒血蕴或气虚血瘀最为常见。

 中风临床表现

 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中经络还是中脏腑。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属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根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方法,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五型。五型的临床表现见辩证施治各证型中的证候。

 中风辨证施治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治则:镇肝熄风、 滋阴 潜阳。主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方药:怀牛膝、代赭石、龙骨、牡蛎、白芍、玄参、龟板、天冬、茵陈、川楝子、生麦芽、甘草。

 如肝阳上亢甚者加天麻、钩藤以增强平肝熄风之力;心烦甚者加栀子、黄芩以 清热 除烦;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石决明、夏枯草以清熄风阳;痰热较重者,加胆星、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头晕 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治则:祛风、养血、活血、化痰通络。主方:大秦艽汤加减。方药:秦艽、羌活、独活、防风、当归、白芍、熟地、川芎、白术、茯苓、黄芩、石膏、生地。

 如年老体衰者,加黄芪以益气扶正。如呕逆痰盛、苔腻脉滑甚者,去地黄,加半夏、南星、白附子、全蝎等祛风痰,通经络。无内热者可去石膏、黄芩。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 便秘 ,头晕目眩,咳痰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治则:化痰通腑。主方:星蒌承气汤《验方》加减。方药:胆南星、全瓜蒌、生大黄、芒硝。

 如药后大便通畅,则腑气通,痰热减,病情有一定程度好转。本方使用硝黄剂量应视病情及体质而定,一般控制在10~15克左右,以大便通泻、涤除痰热积滞为度,不可过量,以免伤正。腑气通后应予清化痰热、活血通络药,如胆南星、全瓜蒌、丹参、赤芍、鸡血藤。如头晕重,可加钩藤、菊花、珍珠母。若舌质红而烦躁不安,彻夜不眠者,属痰热内蕴而兼阴虚,可选加鲜生地、沙参、麦冬、玄参、茯苓,夜交藤等育阳安神之品,但不宜过多,否则有碍于涤除痰热。

 4.气虚血瘀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既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治则:益气活血。主方: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药:生黄芪、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

 如半身不遂较重加桑枝、穿山甲、水蛭等药加重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作用;言语不利甚者加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手足肿胀明显者加茯苓、泽泻、薏仁、防已等淡渗利湿;大便溏甚者去桃仁加炒白术、山药以健脾。

 5.阴虚风动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 耳鸣 ,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治则:滋阴熄风。主方:大定风珠加减。方药:鸡子黄、阿胶、地黄、麦冬、白芍、龟板、鳖甲、五味子、炙甘草。

 如偏瘫较重者可加牛膝、木瓜、地龙、蜈蚣、桑枝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证时加丹参、鸡血藤、桃仁、地鳖等以活血祛瘀;语言不利甚者加菖蒲、郁金、远志开音利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