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白茅根. 金银花. 野菊花. 长期饮用有副作用吗?

  • 白茅根. 金银花. 野菊花.   长期饮用有副作用吗?
  • 2024-03-28 22:50:30
  • 3

简介白茅根英文名 RHIZOMA IMPERATAE别名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Nees)C. E....

白茅根

白茅根. 金银花. 野菊花.   长期饮用有副作用吗?

英文名 RHIZOMA IMPERATAE

别名丝茅草、白茅茅草、根金白茅草、银花野菊用有用茅草根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Nees)C. E. Hubb. 的花长干燥根茎。春、期饮秋二季采挖,副作洗净,白茅晒干,根金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银花野菊用有用捆成小把。花长

制法 白茅根:洗净,期饮微润,副作切段,白茅干燥,根金除去碎屑。银花野菊用有用茅根炭:取净白茅根段,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焦褐色。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5~3cm。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易与皮部剥离。无臭,味微甜。

鉴别

(1) 取本品粗粉5g,加苯30ml,加热回流 1小时,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醋酐1ml 使溶解,再加硫酸1~2滴,即显红色,后渐变成紫红色、蓝紫色,最后变为污绿色。

(2) 取本品粗粉1g,加水10ml,煮沸5~10 分钟,滤过,滤液浓缩成1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1ml,置水浴中加热,生成棕红色沉淀。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 9~30g,鲜品30~60g 。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

(1)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茅根能清肺胃之热,故适用于上述诸症,常作辅助药应用。又在麻疹出疹期与恢复期,均可用茅根煎汤作饮料,取它清热生津的功效。

(2)用于血热妄行、吐衄尿血等症。本品有凉血止血作用,治血热妄行之症,可以单用,也可配小蓟、藕节等同用。

(3)此外,本品尚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水肿,热淋,黄疸等症。

金银花,为我国特产的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木,连云港市诸山遍布。

金银花花色奇特,初放时洁白似银,两三天 后化为金黄,前开后继,此黄彼白,新旧相参,黄白衬映,颇堪玩味。

此花总是成双成对生于叶腋,故有“鸳鸯花”之称。因其秋末老叶枯落时,叶腋间已萌新绿,凌冬不凋,又名“忍冬”。

《本草正》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著名的“银翘解毒丸”即是以此为主药。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金银花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阑尾炎、丹毒、外伤感染等,均有较明显的疗效。民间也有盛夏以其沏茶,解热散暑,开胃宽中之习俗。

金银花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牵藤挂蔓,可铺展数十米。夏天能以清香散解暑热之烦躁;冬日,又能用一片翠碧驱除寂寞萧索,为庭院绿化和营造绿色长廊之佳木。

名称野菊花

别名苦薏、野山菊、路边菊、黄菊仔、野黄菊、鬼仔菊、山九月菊、野菊花、野黄菊、鲜野菊花。

拼音YEJUHUA

英文名"FlowerofIndianDendranthema,Wildchrysanthemum"

拉丁名药材FlosChrysanthemiIndici原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indicumL.北野菊C.BorealeMak.或岩香菊C.Lavandulaefolium(Fisch.)Mak.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药材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野菊北野菊或岩香菊的头状花序。

药源分布

采收储藏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药材鉴定

炮制方法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性味苦,甘,辛,凉,无毒。

归经肺,肝经。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疏肝破血。

主治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疔,痈,口疮,丹毒,湿疹,天泡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煎水漱口或淋洗。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药物配伍

白茅根农村叫茅草根。

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的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切段生用或炒炭用。别名:茅根、地管、茹根、蓝根。

形态特征

白茅(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 )多年生草本。根茎密生鳞片。秆丛生,直立,高30~90厘米,具2~3节,节上有长4~10毫米的柔毛。叶多丛集基部;叶鞘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纤毛,老时基部或破碎呈纤维状;叶舌干膜质,钝头,长约1毫米。

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根生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圆锥花序柱状,长5~20厘米,宽1.5~3厘米,分枝短缩密集;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毫米,基部密生长10~15毫米之丝状柔毛,具长短不等的小穗柄。

两颖相等或第一颖稍短,除背面下部略呈草质外,余均膜质,边缘具纤毛,背面疏生丝状柔毛,第一颖较狭,具3~4脉,第二颖较宽,具4~6脉;第一外稃卵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先端钝,内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针形,长1.2毫米,先端尖,两侧略呈细齿状。

内稃长约1.2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截平,具尖钝划、不同的数齿;雄蕊2,花药**,长约3毫米;柱头2枚,深紫色。颖果。花期夏、秋季。